內容目錄
在下定決心要穩定產出後,相信很多人還是會發生這樣的情況。
一周過去,以忙碌做為沒創作的原因,以沒靈感為由,取消原本的規劃。
讓寫作變慢的原因?
我一直在思考,是什麼原因,讓人想延遲、逃避開始創作,是什麼部分違反大腦的運作,讓我們得用「強迫」、「意志力」逼自己坐下來寫作,以下歸納出幾個原因:
- 每次寫作都要好幾個小時,沒空下一大段時間,就不能開始,偏偏自己又超忙
- 找不到靈感,不知道怎麼開始
- 沒有特定的寫作主題,所以沒有持續下去的動力
- 常常寫到一半,不確定要說什麼,感覺不見了,只好放棄
思考被阻斷
光是從上面的問題,你可以看到,表面上寫作是一件事,但實際上,卻是由多個流程所組成,從創作前的靈感問題,到創作中的產出卡關,每個流程會運用到不同專業,切換多種思考角度。
每次的切換,都是一種分心,必須先阻斷思考,才能跳入新的工作流程,這個過程,大腦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,才能重新進入狀況。
想一次寫完一篇文,確實是件高難度的事,因為過程中,你的精力跟專注力,會磨耗在切換工作階段中。
但找到寫作過程中,違反大腦運作的原因後,離超速寫作、高效寫作就不遠囉!
追蹤我的 IG ,我會將更多寫作的知識,以圖像化的方式分享
超速寫作 9 步驟

從因思緒切換而阻礙創作,到高效寫作,我實測半年後,發現關鍵是,將寫作拆解成無數個「小小步驟」。
我的做法是一次只做一個小步驟,用碎片的時間,每次完成一點點,就不會覺得很累,精力也不浪費在切換寫作流程中,把專注力留在內容產製中,累積成一篇有品質的好文章。
這篇文我會分享,如何將寫作分成 9 個步驟,並詳細分享每個步驟的用意、作法,讓你可以快速掌握,善用碎片時間完成文章,大大降低寫作門檻。
所以從現在開始,你可以拋開寫一篇好文,要空出 3-4 小時以上的預設立場,加沉重的心理包袱,開始享受愉快的寫作吧~
步驟一:找靈感、題目
靈感的收集是日常功課,而非要開始寫作才蒐集。
靈感來自平常的輸入,以及新資訊與你既有知識體系的碰撞,如果你發現自己,常卡在不知道寫什麼,很可能是輸入不夠、輸入知識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低。
與其每次都在寫作前,追著靈感跑,想到腦袋枯竭。
建議你,現階段不急著產出,先規劃時間輸入,有了輸入的刺激,要輸出就不困難了。
建立靈感庫
不管是在課程、閱讀、網路文章,只要看到有趣、有感的內容,養成快速筆記的習慣,因為「沒紀錄就會忘記」,你紀錄的內容可以包含:
- 寫下有感的句子:可以照抄,可以試著用你的方式,換句話說,讓筆記的同時,也將別人的東西,內化成你的想法。
- 帶給你的延伸想法:有時看完一本書,覺得收穫滿滿,但回頭看筆記,卻忘記當初的收穫點,所以當下紀錄它帶給你的啟發,能有助於後續提煉觀點之用。
- 出處為何:這點超重要!紀錄出處,日後寫作要用時,才知道要去哪複習對方的觀點,確認自己是否有理解錯誤。
分享我的靈感管理作法
平常隨手的筆記,我會丟在最常使用的 LINE 當中,畢竟是常常要做的行為,門檻越低越好。每隔一段時間,推算起來大約是一周,我再將它們整理到 NOTION 中,寫下主題、想說的內容、參考資料等。
對整理靈感有興趣,可以閱讀:沒有靈感怎麼辦,用NOTION管理靈感庫
展開靈感
寫作靈感卡關時,你可以試著用這個做法,從你的靈感中,選擇你特別喜歡的那個,將它做各種延伸展開,水平思考、垂直思考、過程會碰上的阻礙,全部思考一輪,1 個題目就可以變出 10 個題目。
|具體來說怎麼做?
像我在撰寫此篇文時,又展開了多個題目。
- 在下個步驟寫作 ROA 這塊,我將它獨立成一篇貼文。
- 在撰寫文章大綱的部分,也延伸出這篇『3種萬用文章架構,帶新手寫出深度好文(含案例分析)』。
- 文章如何下標,這個步驟,我也打算寫成另一篇完整文章。
一個靈感,幫我生出了更多靈感,這樣是不是就變簡單啦~
還在猶豫下一篇要寫什麼,就趕快盤點下你手邊的靈感吧!
步驟二:設計 ROA
ROA是什麼?有沒有設計 ROA ,會大大影響你的創作品質?
有時寫完文章後,認真讀完卻發現「完稿的文章內容」、「原本想表達的」,以及「標題」,根本是三個截然不同的語意,到底哪個才是我最想說的,自己都快搞不清楚了。
後來我發現,會發生以上狀況,是因為思考的發散,但這不是壞事,在還沒確定「讀者」前,思考發散是很正常的。
因為我們不確定,自己在跟誰說話,對方需要、想要聽什麼,自然容易東一塊西一塊,腦中想到什麼就表達。
所以在寫作前,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,就是設定寫作策略,其中我最常採用 ROA 思考法,來確保我自己想說的,能被讀者正確理解。
*這個架構來自,洪震宇老師的精準寫作,大推想寫作的你拜讀。

Reader(讀者)
你的讀者是誰?他們處在什麼情境?需要什麼內容?
同一件事,你跟老闆、主管、同事、下屬、合作廠商,都會因應需求,有不同的說法,何況是在網路上發布的文章呢?
寫文之前先想想:
- 你的讀者有哪些痛點?
- 有什麼痛點期待被解決?
- 什麼東西對讀者很有價值?
Object(目的)
文章最想傳達的觀點是?
從你眾多想表達的觀點中,與讀者在意、好奇的議題中,交集出一個最主要的觀點,就是這篇文章的目的。
刻意進行以上的思考步驟,可以避免自己什麼都寫,如同什麼都沒寫,或寫到後面,變成不知所云。
例如:一樣是談關於離職。你想傳達的重點是,「員工該如何好好提出離職」或是「該如何判斷自己要不要離職」,文章的目的、脈絡、給出的建議,是截然不同的方向。
Action(行動)
期待讀者看完文章,有什麼行動?
一篇文章有影響力的表現是,能改變他人的想法、行為,所以在寫之前,我們就可以先思考,你想改變讀者什麼觀點?
確定期待改變的觀點後,整篇文章的闡述都在於,提出各種相關有力的證據、故事,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,讓文字走在說服讀者的脈絡上。
例如:這篇文,我希望幫助剛開始創作的人,擺脫寫作的壓力,從「改變寫作流程」,學到輕鬆寫作的流程,進而不抗拒創作。我會盡可能交代,每個步驟該怎麼做,做與不做的差異,讓讀完的你感受到,拆解寫作流程,確實能幫助你加速創作,讓你更有動力落實這套做法。
步驟三:草寫標題
設計完 ROA,我會先草寫一個標題,不用刻意精修,主要是透過下標,讓自己再次回顧 ROA 。
- 不用刻意精修
- 關注標題語意,是否和文章想表達的觀點相符
- 想到什麼都先寫下,之後可再篩選,反正不是定稿
在架構大綱前,現在的思考很可能還處於發散狀態,不過先發散後聚攏,是創作的必然過程,而透過下標,全盤想一次這篇文章的輪廓,做足這些功夫,也是確保後續脈絡發展的一種做法。
步驟四:架構大綱

經過前面的步驟,是不是期待開始動筆了?我以前也常常急著動筆,但先等等歐~
寫好架構,在開始動筆,我實測過,在品質上、速度上都有更好的表現。
請你一口氣寫 2000 字很辛苦,但請你寫 5 個填空題,瞬間就變簡單。
有了架構、段落,就可以將一篇文章,化分成多個問題,就像在回答填空題一樣,你只要針對每個問題,認真做答即可。
另外,將規劃大綱獨立作業,也更符合腦袋的運作,因為你不用分心邊想脈絡,邊糾結用字遣詞,可以全心專注在大標題之間的邏輯、因果關係是否正確表達。
大綱要展多細?
建議一開始可以練習展到標題一、標題二,2 個階層即可,其他可以等到下一個步驟,速寫完畢之後,再進行規劃。
怎麼說?因為大綱是讓發散思緒聚焦的方法,相反的,也是一種約束,所以建議你速寫完,讓腦袋發散的內容爆發後,再來進行更精準的篩選。
整個寫作的過程,就像漏斗一樣,每通過一個階層,我們就以更嚴苛的標準來審核,一層一層的萃取出優質的內容。
架構大綱的方法
架構文章大綱的方法有很多種,以下條列幾個,給你參考:
- 黃金圈理論
- SCQA架構
- PREP 結構
參照以上 3 個架構,就足以變化出各種的寫作形式,詳細的使用方式,因為篇幅較長,你可以到這篇文章看
延伸閱讀:3種萬用文章架構,帶新手寫出深度好文(含案例分析)
寫大綱的小提醒
- 若你思考完 ROA ,對這篇文想表達的觀點,還不是這麼確定,花大量的時間想大綱,正好可以幫你釐清思緒。
- 別嫌麻煩,把腦中所有的可能性都盤出來,反正只需要寫大綱,不是全部寫成長文,但這樣一來,你可以具體逐一篩選,哪個脈絡是你要的,確保你在後續寫作過程,不被已經捨棄的思緒干擾。
步驟五:速寫草稿
只有一個要訣:想到什麼什麼,不要停!不要改!
就這樣,狂寫下去,不管錯字,不管詞不達意,不管邏輯不通。
分享速寫草稿在我工作上的應用
因為是自由工作者,常常要幫業主創作文案,一下是金融的知識文、一下是民生用品的廣告文,一會又換到知識課程的重點文。
一開始我也常在切換過程中卡住,要花點時間才能進入狀況,後來我發現直接開寫,能最快銜接進入狀況。
寫作是思考,你腦中的點子萌芽時,要盡可能保持思考的流暢,才能讓想法運行展開。
暫且撇開文意優美,用字遣詞、語句通暢等問題,重要的是先把腦中想表達的碎片挖出來,之後慢慢組織。
別讓你腦中的好靈感,在你糾結幾個字時溜走了。
如果你寫作時,容易糾結、卡頓一個字兩個字,大推薦你,試著把這個步驟,加入你的寫作當中!

這篇文章的草寫初稿
步驟六:調整優化
通常速寫完,你已經把這個主題當中,腦袋想表達的想法都挖出來了,可以讓自己休息沉澱一下,隔 1 天再進行調整優化,在這個階段要做 2 件大事:
組織重整
這個步驟是第一次的修剪,也是寫作漏斗要開始緊縮的階段,先將碎片的文句,分門別類讓他們成為通順的句子,刪減多餘的內容。
- 重新讀一次你的文章,再次梳理你想表達的邏輯、脈絡
- 將每個段落內,碎片的文字,重新連結因果,變成通暢的文句
- 去掉多餘的旁支內容,聚焦主題
重點優化
這個階段的優化,是一篇好文章誕生的重要里程。
從學習前面的步驟、架構大綱等,文章可以到 60-70 分的狀態,已經遠勝過於許多人,但我相信大家都想要追求更好的作品,到底要怎麼達到 90 分以上?
峰終定律提到,人在參與一件事情時,只會記得過程中的高潮,以及結尾時的感受。
套用到閱讀一篇文章的體驗,也就是說,要讓讀者留下好的印象,你要刻意創造記憶點,並做好收尾。
我觀察很多爆文、熱門文,在上述的 2 大環節都做得非常好,所以讓我看的讚嘆連連,而我將它展開成 3 個具體的重點:
設計文章的金句/名言
有些文章,特別是優質的書,都具備這種格式。
開頭就來一句名人說過的名言,在過一段,又出現一段漂亮的金句。
讀起來震撼感連連,期待感也很高,讓人想繼續往下看,等等你還要說些什麼有趣的觀點,產生一種「不明覺勵」的效果,這就是加入金句/名言,可以創造和一般文章的差異。
補充理論、舉例、故事
在輸出面,每個人在怎麼博學多聞,所擁有的想法,都有一定的侷限性,而閱讀者的吸收面,也會因他個人的知識理解程度,影響他對一篇文的認知。
但這中間「輸出」與「解讀」的落差,可以透過通用的「理論」、你自身的「舉例」、「故事性」的闡述來補足。就像小時候讀書,你可能會因為老師說得有趣舉例、故事,而記住一段生硬的公式。
漂亮收尾
如同前面提到的峰終理論,收尾是讓人留下印象的關鍵,看完覺得帶走些什麼,觸動到心房,甚至受到衝擊,久久不能自拔。
因應你想帶給讀者的感受,收尾的方式很多,有總結回顧型、重點啟發型、排比型等等,這篇文中先不贅述,等我獨立為它開一篇文(老高上身?)。
延伸閱讀:穩住創作品質,自我檢核的 10 個 CHECKLIST
這段的重點是想分享,要上到 90 分的文章,你可以在多琢磨以上 3 個優化方向,魔鬼藏在細節裡,就像煮飯一樣,多一點鹽巴、多加點香料、多煮 5 分鐘,味道就大不相同。
我認為有架構的文章,在加上以上 3 點的優化,就足以成為廣受好評的內容了。
步驟七:重啟標題

廣告之父大衛奧格威曾說過:「平均而言,標題比本文多5倍的閱讀量。」
也就是說,如果你的標題連100人都無法吸引,閱讀文章的人,就很可能低於20人。
為了讓你辛苦所寫好幾個小時的內容被看見,在文章發布前,多花點時間思考標題,是很值得的,否則再好的內容都會被埋沒。
標題的思考面向
可被搜尋
這塊會稍為談到 SEO 的規劃,又是另一門專業,這篇文先簡單帶過,但我想給你的簡短建議是:
在標題可被搜尋這塊,初期值得留心的是,針對你的文章主題,可以先以 Google Trend 、關鍵字規劃工具,調查讀者常用的搜尋字,調查下同樣的語意,哪個字的每月搜尋量比較高。
舉例:這篇文原始的題目是「寫作步驟」,但我用工具查詢後,發現很少人會搜尋這個字,而「超速寫作」每月則有一定的搜尋量,因此將標題與此結合。
標題即答案
在設計標題時,有 2 個關鍵重點,一個是上面提到的,抓出讀者會用什麼字來搜尋,第二是讓讀者認為「標題能解決他的問題」,當然點進來也要確實解決他的問題。
否則標題跟內文對不上,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標題黨了,相信這不是認真寫作的你,想建立的形象。
舉個例子,延續上面提到的,我將標題從「寫作步驟」演變為結合「超速寫作的 9 步驟」,這樣的標題轉變是沒問題的。
因為在思考文章脈絡,以及回顧寫作經驗時,我發現寫作步驟的細分,確實能加快寫作速度,降低寫作的難度,同時這也是很多人在寫作上的盲點,沒發現自己寫的痛苦,不是因為文筆特差,只是因為沒把步驟細分化,逐步完成。
延伸閱讀:如何下標題?25種標題模板,100個範例
思考到此,你有沒有發現?
標題不只是一句炫炮的話,好的標題,要能代表這篇文,最想表達、解決、提供的價值。而要得出這個關鍵一句話,還是有賴於前面的 ROA 思考和你對大綱的梳理功夫。
下標技巧
下標又是一門獨立的學問,在這篇文中,先提供 6 個大方向。
1. 戳痛點+給甜點
2. 善用對立和對比
3. 受眾本位思考
4. 善用背書
5.數據法
6.懸疑問句
這邊也附上,我拆解過的 4 個下標方法,這是經過廣告驗證的方法,裡面有公式+案例+分析。
下標有太多有趣的知識可分享,之後我會在獨立寫一篇完整的介紹,文章方向是,從「廣告文案的標題」、「知識文章的標題」、「EDM標題」,以上 3 種我實做過,有獲得數據回饋的標題,進行驗證分析,如果有特別想了解的方向,也歡迎直接跟我說 : )
步驟八:補上圖片
圖片一直不是我擅長的部份,但一篇文章要豐富、提高可讀性,該有的封面、段落配圖、社群宣傳圖還是必備,我自己不擅長,只好多多觀察那些我覺得好厲害的人,到底他做了什麼,讓我投以崇拜眼光~
以下是我歸納的文章圖片配置方向:
知識型文章配圖
通常知識型文章的受眾都是熱愛學習者,處於資訊爆炸的他們,通常希望能快速吸收知識。
建議知識型文章,最好配上「實操截圖」、「將文字圖像畫的圖片」做為輔助。
更符合多數人看東西先掃大圖,有興趣才會再看細部文字內容的習慣。
心情分享文章配圖
不論是心情分享、自我成長、生活啟發等相關主題,都是以感性為主的內容,建議配上有情境的圖片,讓讀者可以邊讀,邊想像代入畫面。
像是女性時尚的線上雜誌,從品牌介紹到軟性的感情內容文,都會配上美美的圖片,營造出讓你嚮往的生活氛圍。

步驟九:確認上稿
耶斯~你已經走到最後一步啦!給你一個 Respect!
在這個接近完成的階段,我會從頭欣賞一下自己的文章,成就感滿滿,同時做最後的微調,此時我會留意這 3 件事:
- 最後取捨:舉個例子,有時候部分段落,我私心想放在文章內,但它跟主題較無關,在發布前,我會跳出主觀對自己心血的執著,重新閱讀全文,做最後的取捨。通常是要忍痛割下啦。
- 錯字檢查:我的工作跟興趣都跟文字有關,所以寫完後的檢查對我來說很重要!
- 放棄完美主義:每次看自己的文,都覺得還有可以再優化的地方,有些人也會因為想再改,因此遲遲不發布,或是乾脆放棄寫作。處女座的我,也一直努力讓自己適度的追求完美,幫自己建立成就感。寫到一個程度,讓自己休息一下,聽取別人的回饋,只要你持續寫下去,下一篇一定會更好。
一篇文章的好壞,不能為你貼上任何標籤,只要願意持續寫下去,就會看見自己的成長。
寫文跟登陸火星一樣

馬斯克說:「想要登上火星,第一步就是造一個火箭。」
所有複雜、困難的事,透過拆解都可以變簡單一些,如同馬斯克說的,反正就是先造一個火箭就是了,但讓人感到挫敗的,不是造火箭的辛苦,而是還不知道如何拆解,從「現在」抵達「目標」這過程該做用哪些「方法」,這段摸索的迷惘。
就項寫出一篇好文章,前面也會有各種摸索,各種踩坑,或是有些知道但做不到的事,但我將自己摸索的過程,拆解成「撰寫一篇文章的 9 個步驟」,萃取出來分享給你,你就不用花大量的時間嘗試、探索,慢慢拼湊出撰文的全貌,可以直接進入每個小步驟的優化。
希望透過我這半年大量創作,所累積的經驗分享,讓每個想創作、記錄自我成長的人,都可以用零碎的時間,不受到心理壓力、時間限制,慢慢萃取內容,一次一次,寫出更有深度的文章。
世界上,好內容多了,每個人想快速入門一項新領域的門檻就更低了。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幫我分享出去,讓更多在創作的人一起進步。
我不是最厲害的,但我願意花點時間,把我知道的整理出來,分享給你, 希望你我都能透過創作,飛向自由 。
6 comments
寫得真好,感謝分享!!
感謝! 希望有幫助到你
很棒的文章!謝謝你的分享,讓我覺得開始寫作好像也不是那麼困難了!
好有系統化的整理!
另外想請問一下,步驟四架構大綱的那張圖,請問是用什麼工具畫的?
是用 XMIND 畫的歐~~ 我整理架構都會先用這個工具
[…] Posts 大神評「看一下就… 【錦囊】怎麼將散… 掌握超速寫作 9… 3種萬用文章架構… 新手進幣圈,安穩… 【寫作技巧】7種…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