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你聽過表達性寫作(Expressive writing)嗎?
意思是用文字,把內心真實的想法和心情寫出來,不管別人怎麼看待,寫下自己的意識流。
根據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(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)的精神科治療期刊 ,長期來看表達性寫作 ,對於治療壓力或情感受挫有極大幫助,且可以幫助改變負面思想。
這樣的做法就類似「寫日記」。
如同上面所說,好處多多,你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,我和文字的關係,也是從國中期開始,建立在自我梳理上,而現在我更推薦你邊寫日記邊練習創作,因為很多人無法創做,問題出在找不到題目,不如就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,做為日常練習的素材。
可是要怎麼寫日記,才能從流水帳,轉為提升創作能力,我歸納出 3 個主題方向,2 個實用架構,讓你靠每天 10 分鐘多的日記,提升自己的創作力。不要小看每天小小的努力,一年後,你將看見自己巨幅的轉變!
日記主題的選定

關於創作的本質
創作的本職,是在分享經驗,可以用文字、聲音、影像、照片各種方式呈現。
所以當 Youtuber 紀錄日常生活中的搞笑事情,是創作。
用部落格寫自由工作者的實戰經驗,也是創作。
用聲音紀錄出國的經驗,也是創作。
如果你有源源不絕的素材,你要創作輸出就會相對容易。
每個人每天都要過日子,記錄日常生活總是有素材可說,但問題是忙完一天,進入放鬆時間,腦袋也瞬間放空,這時候要寫日記, 腦中的記憶體就像被格式化, 腦袋一片空白,為了克服這項問題,我們可以先底定日記的主題。
鎖定我的文章,訂閱我的電子報,每週五直送信箱!
工作日記

很多人的理想是,讓工作和生活完全切割開,我曾經也這麼希望著,但後來我發現,想讓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開,難度頗高,就算公司不打擾你,有時自己還是放不下。
每天有 8 – 12 小時花費在工作上,是佔據 24 小時中,最多比例的事情,工作時間的大小事,儘管當下因為忙碌沒時間消化,但所有的能量、情緒、記憶都會被放在心裡。
所以實際上,工作和生活難以切割,就算離開公司、放下電腦,如果存放在心裡的能量,沒被消化,逃得再遠也像影子一樣揮之不去。
加上長時間的工作,也讓工作成為我們多數人,一天中能累積最多經驗值的領域。
既然工作和生活難以切割,不如好好面對它,解決它!
工作日記的思考方向
- 覆盤你當天的成長、進步:如果你工作很忙,要小心越忙碌越焦慮。陷入忙得要命,卻沒感受到自己的成長,有段時間我工作太滿,少了覆盤、記錄自己成長的時間,也陷入這樣的輪迴,後來我試著紀錄每天的小進步,更踏實的看見數字、具體的改變,心情才慢慢踏實下來。
- 記錄工作時的情緒起伏:社會化後的工作者們,常常自動忽略自我的內心情緒,因為我們知道在現代的工作環境,要探索、排解情緒,就像在百米衝刺時,綁上鉛塊,只會拖慢自己的工作速度。但情緒堆積久了會生病,在工作中沒時間,不代表排解情緒,就該被忽略。你可以在工作後,播點時間,紀錄今天為什麼生氣、為什麼開心、有成就感?這也是持續自我探索的好累積!
讀書心得

如果你對輸出和輸入有研究,你可能聽過快速閱讀法(Rapid Reading),指讀書時不用默讀的方式,而是用眼睛掃過內容,加快閱讀速度。
我自己嚐試過,確實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閱讀,看書的速度也提升了,如果是熟悉領域的知識,一本書用 2 小時左右的時間,就能讀完,但看過就過了,沒辦法達到記憶的效果。
速讀後,一定要搭配輸出,才能達到記憶,輸出方向包含:
- 速讀過程中,收獲的重點,給你啟發的觀念
- 在速讀過程中,連想到可以做些什麼
- 書中讓你停下來的金句
把以上的 3 個方向,當做問題,問問自己。一開始不用要求太高,逼自己寫得很完整,用破碎的方式、條列的方式回答都行。
這個過程的重點是,把你所吸收的內容,和你腦中既有的知識連結在一起,形成記憶。長久累積後,也能慢慢形成自己的觀點。
如果你也是經常閱讀的人,推薦你可以用「速讀」加上「寫心得」的方式,做為創作素材,一舉多得!
重要經歷

記錄自己的特殊經歷,你本人最有感觸,有巨大的衝擊的事件。
- 失戀
- 換工作
- 轉變住所
- 結婚生子
- 達成人生里程碑
雖然這種時刻,通常都會忙到沒時間,但事情趨緩時,也可以回頭想想這段時間的經歷,用文字記錄下來。
通常對你來說意義重大的事,你越有可能靈感滿滿,寫出更多感動人心的內容,事很棒的創作題材。
實用日記架構
想要開始行動,就要找到方法。
所以光是有日記的主題還不夠,座在電腦前,我們可能還是無從下筆,沒關係幫你想盡辦法,再分享 2 個架構,幫助你梳理思緒。
九宮格法
你可以根據上面的主題,工作、閱讀、重要經歷,分別為這三個主題,設計各自的九宮格問題。
人看到問題配上格子,就會產生想填滿的衝動,而格子數量的限制,也讓我們可以更具焦方向,避開無頭蒼蠅的狀況。
每天給自己 15 分鐘,看著設計好的格子,一一填下你的心情跟想法。
不確定九宮格該設計什麼內容?留下你的 MAIL ,我會把設計好的 3 大主題九宮格都寄給你!
另外,推薦一個實用的九宮格日記 APP 格誌。
你可以用這個 APP 紀錄九宮格,可以自己設定問題,裡面也內建多個題目,沒有靈感去翻翻看看,還能刺激一下,跳脫自己的思維,因為越精準的問題,越能激發你的思考與創作。
ORID 法
ORID 是一套國際知名,且簡單易用的提問方法論,經常用於討論中,讓彼此基於相同的事實基礎,進行討論,也很適合用於梳理思緒。
1.說出事實 Objective
以客觀的視角,紀錄今天遇到的種種事情 。
- 看到什麼?
- 收到什麼消息?
- 做了哪些事情?
2.表達感受 Reflective
對於所發生的事實,回想當時你所感受的情緒、念頭、想法。
- 這件事帶給你的情緒是,驚訝、沮喪、生氣、難過、開心、幸福?
- 這件事,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是?
3.闡述意義 Interpretive
ORID 的架構,每個問題都在引導你,一層一層的釐清自己的想法,看到自己的情緒後,進階到釐清為什麼,探索情緒背後的原因。
- 為什麼這件事,讓你驚訝、沮喪、生氣、難過、開心、幸福?
- 讓你聯想到什麼?有什麼重要的感觸?
- 對你而言,這件事帶來的啟發和意義是什麼?
4.決定行動 Decisional
和流水帳的紀錄,最大的差異,使用 ORID 可以幫助你釐清日後的行動方向,避免只是現在情緒的打轉上。
- 面對這件事,下一步的行動?
- 下次在遇到相同的事,你會怎麼應對?
總結:讓創作成為日常的習慣

3 個主題方向 X 2 個寫作架構 = 降低創作難度
在商業思維學院的講座,我分享過,大多數人都期待,透過發揮影響力,創作能變現。
可是很少人提到,怎樣算有影響力,我認為有影響力,是一個人所說的話,很多人願意聽。
所以我們必須從「開始說」做起,才有機會被很多人聽見。
我相信你的腦中有無數多的點子,工作上、生活上累積的感受和經驗,無時無刻在腦中流動著,但在腦中他們只是一閃而過的抽象念頭,如果能以日記的頻率,用文字做為載體,賦予這些想法動起來,影響他人的同時,也建築起自己的知識宇宙。
讓各種有趣的想法,不再一閃而過,而是化為具體,讓我們可以覆盤自己的思想轉變,對我來說是一件浪漫有趣的事。
浪漫的點在於,這件事不能只做一天,但積沙成塔一點一點的累積,卻能看見一路走來的逐跡。
現在我每週會更新一篇文章,一年後就有 52 篇文章,如果你每天寫一則幾百字的日記,一年後你就有 365 篇短文了,這些都是我們累積影響力的底氣!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幫我分享出去。
我不是最厲害的,但我願意花點時間,把我知道的整理出來,分享給你, 希望你我都能透過創作,飛向自由 。
鎖定我的文章,訂閱我的電子報,每週五直送信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