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案報價怎麼提?重點整理
- 報價不失誤,要先確認「 工作範圍 」 和 「 期待結果 」
- 沒有完美的報價,只要雙方都接受,就是好的報價
- 報價方法就兩種,用時薪或用結果計算,其它只是變形
- 報價時,自我投資、開發溝通、案件利潤,是新手常忽略的三種成本
- 報價是篩選客戶的方法,也是證明自己生存能力提升的硬標準
- 單一技能的報價,容易遇到天花板,找出你的組合技,才能突破上限
- 市場價格亂,別跟著漂,你可以透過比較,替自己定位
報價前置作業:確認需求
多數的報價失誤,大多是來自於雙方對「工作範圍」、「 期待結果 」 有認知落差。
例如:乙方認為是提供頁面的文案,所以報出 15000 的價格給甲方,但等到實際執行時,才發現甲方認為是文案+設計,價格為15000,此時乙方一定需要重新報價,但甲方會感受不佳,為何原本說的價格,和現在不同呢?
上面是比較誇張的舉例,這樣真的有點扯。我只是想凸顯,在報價時,想報出一個雙方都不吃虧的價錢,最重要的是「確認需求」和「 明訂結果 」。
報價前-確認需求
深度挖掘需求的方法,不是問他要做什麼,而是問他為什麼想做。
- 客戶想解決哪些問題?
- 客戶遇到哪些困境?
這才能挖到最真實的需求,因為客戶可能會依照,自己理解的解決方式,向你提出他要這項服務,但或許站在你專業的判斷,有更快、更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在還沒開始執行前,就根據他的困境,提供對症下藥的建議,避免在執行過程中,又需要來回調整需求,影響報價金額,也避免雙方花時間,卻沒解決到真正的問題點。
報價前-明訂結果
確定要執行的方向後,還要確保雙方,對執行後會帶來的 KPI 有共識,因為不同的 KPI 要求,投入的時間不同,報價一定不同。
雙方對 KPI 達成共識後,也更能規範出工作範圍,避免工作無限延伸。
鎖定我的文章,訂閱我的電子報,每週五直送信箱!
報價 2 種形式
常見的報價方法有 3 種,包含,時薪、專案、成效,但我認為報價實際上就兩種方法,一種是依時間思考,一種是成效思考導向。
時薪報價
剛從上班族轉為接案者,會想用過往的時薪,去計算做為自己接案時的報價基礎,但我不太認同這樣的做法,畢竟工作時,公司提供你保障、福利,以及每月穩定的收入,而接案時這些都是你自行負擔的成本,所以這樣計算不太合理。
但關於時薪報價的方法,可以用你自己期望的時薪,跟工作的時間,做為你報價前的基準思考。
時薪報價=期望時薪 X 工作時間
但時薪報價的難處,在於你得對自己的工作流程非常了解,對每項工作,所需花費的時間能有 8 成掌握,才能準確得計算出整體的報價。
否則還是容易,報了才發現,自己又漏算了。
時薪報價怎麼做?
- 一開始無法預估很正常,但要養成紀錄工時的習慣
- 給自己 3 個月的時間,紀錄每項工作的時間,每個案件的工時(包含開會討論等)
- 抓出每項工作的平均工時,案件的平均總工時
- 下次報價時,可依平均工時為依據報價
量化自己的工時,需要一點時間累積數據,不管你過往怎麼評估,如果想更有依據的報價,現在也開始練習,不嫌晚歐~
專案報價也是時薪報價
現在大多人常用的專案報價法,也是預估每項工作需花費的時間,加總後乘上預期時薪。
專案報價 = 專案工時(前置準備時間+執行時間+會議時間) X 預期時薪+期待利潤(或外包成本)
只是對客戶,並不會明確的以這樣的公式,闡述自己的報價。
時薪報價是每個行業都通用的方法,像是下面的成效報價,就不一定適用於每個行業。
成效報價
如果以成效導向來做報價,必須建立在,你的服務能完整或明確影響到成效,才有這樣報價的意義跟精準度。
好比,廣告投手可以代操金額抽成,也可以用成效導向,以最終的轉單業績來抽成,因為廣告的操作和業績息息相關。
假設:轉單 50 萬 X 10% = 5萬
又或是統包專案,業績的成敗由你掌握,才比較有機會談成效報價,合作模式也偏向經銷。
例如,你協助推廣課程,這個你帶來的訂單有 10 萬,10 萬 X 70% 的分潤 = 7 萬。
但這樣的合作,涉及的層面比較複雜,投入前須謹慎思考,諸如:
- 成本要怎麼認列,是你的還是對方的?
- 在執案過程中,花費的成本,要由誰吸收?
- 對於分潤,雙方必須達到共識
- 如果意見不和,是否會影響推動?
另外,有些工作比較難用成效來定義,好比一張圖片的設計、頁面的設計、一段影片文字,到底會影響成效多少?
很難評估,所以成效導向的報價,還得看你提供的服務成效,是否容易明確量化,以及雙方是否願意互相讓利合作。
報價時容易被遺忘的成本
不管採用以上哪種報價方法,接案新手因為對接案流程不熟悉,不清楚會有哪寫成本,容易低估自己的報價,開始執行時,才感到痛苦,做完案子覺得自己被消耗殆盡,因為認真計算工時,根本是賠本生意。
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,現在回頭看看,才發現自己是忽略了,以下 3 個重點成本。
項目 | 建議 |
一路的自我投資 | 你一路的自我投資,最終都會轉換成你的專業能力提升。 這邊我想提醒的是,如果你有持續進步,記得要逐步提升報價,因為這些投資都是你的成本之一。 |
開發溝通成本 | 如果只是做出成品,對專業者來說很簡單,困難的是成果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客製化,並符合他的喜好、審美等,要付出的不只是完工的時間,而是多次的會議、溝通等。 有時候光是挖掘需求,就開了兩次以上的會議,還沒賺前,要先付出。 或是遇到你不可抗力的因素,但你還是得解決,才能繼續進行案子,這項成本接案新手很常忽略,因為這些無形成本,不好評估。 |
案件的利潤 | 你是自己員工,你也是自己的老闆,或許一開始做不到,但可以試著,推算你的服務的成本結構,以及想要的利潤率。如果你未來想要擴張,這會是很重要的基礎。 |
報價成交行情參考
網站行銷 / SEO | 23,000元起 (專案) |
採訪/文字編輯 | 18,000元起 (專案) |
文字工作/創作 | 15,000元起 (專案) |
行銷企劃 | 30,000元起 (專案) |
營運企劃 | 40,000元起 (專案) |
產品企劃 | 12,000-30,000元起 (專案) |
腳本企劃 | 7,000-15,000元起 (專案) |
設計 | 10,000元起 |
插畫 | 10,000元起 |
LOGO / 商標設計 | 10, 000元起 (單) |
DM / 海報 / 卡片設計 | 5,000元起 (單) |
廣告Banner | 800元起 (單) |
人像攝影 | 10,000元起 (專案) |
產品攝影 | 8,000元起 (專案) |
動畫製作 | 35,000元起 (專案) |
上面的報價,部分是專案的總包價,部分是單一項目的報價,但總包價底下,我們不清楚到底有哪些工作項目,上面的數據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,還是要自行評估真實的狀況,價格是否合理!
參考資料:
以上只是一個統計的數據,建議不論接案者,或發案者,若對方報給你的價格,和市場價格有落差,也不用認為對方要欺負你,或把你當盤子。
因為服務不是商品,在合作前,沒人能百分之百確定好壞,只有合作下去,你才能真切感受到,價值是否配得上價錢。
沒有完美的報價,只要雙方都接受,後續合作愉快,就是好的報價 !
文字工作者的報價
文字工作者常見的三種報價方法,我都有經歷過,和大家分享。
- 字數報價:字數報價是很常見的做法,大概是因為我不只是提供文字,大多都是結合行銷,所以字數報價是我最少碰到的,目前字數報價行情大約是,一個字 1.5 – 2 塊,也會隨你的知名度、接過的案子,有價格上的差異。
- 字數報價通常發生在媒體、刊物的外稿文章,會採字數報價。
- 字數報價有很難賺錢嗎?我認為這到不一定,要看案件的複雜度。假設,這是你信手捻來就能寫的內容,只要寫作時間越短,你的時薪就越高,相反的,若寫作時間很長,這項收入對你而言,就不怎麼漂亮了。
- 文字則數報價:如果客戶的文字需求是雷同的,就有機會談定,一篇文章以固定金額計算。
- 則數報價,舉例,客戶的需求是每月幫他記錄某些內容,每月 10 則,長度差不多,形式差不多,就有機會以「數量 X 單篇固定金額」,做為報價。
設計接案的報價
- 設計包月報價:跟上面文字的邏輯雷同。客戶有長期、穩定的設計需求,就可以採用包月的報價方法。
- 例如,單圖本來為 1200 ,談定包月 20 張,因為穩定合作,讓利後報價為 22800。(數字是舉例)
- 單項報價:不是長期合作,就是零星的配合,或客戶突然找上門,則會有單獨的報價。
- 只是極小的需求,大多數設計師,就會如上面的舉例,報一個他心中的標準價格給對方。
- 專案報價:如果客戶的需求是一次性的工作,又需要大改動,就比較適合用專案報價。
- 例如,請你做網頁的重整,所有頁面都要改設計,因為需求不固定,工時也比較長,報價的計算,會以專案工時(前置準備時間+執行時間+會議時間) X 預期時薪,來預估。
報價必備文件
價目表
在我的經驗中,要不要有價目表, 價目表要不要對外公開, 要看個人的接案狀態。
- 高度客製化:以客戶需求為主,每次提供的服務都不同,你就算訂出價目表也派不上用場,像是文字、行銷類的接案,每個客人的需求都不同,有的要寫廣告文案,有的要寫頁面文案,長度、複雜度差異可以很大,這種階段就比較難設定價目表,價目表也不適合對外公開,容易造成誤會。
- 工作可被高度規範:相反的,如果你的服務需求範圍很明確,以可被量化、被規範,價目表相對可派上用場,對外公開也相對合適。但不管你處在以上哪種狀態,擁有一份自己的價目表,都是一個對自己的服務更了解,也避免自己在談判時,亂開價。
報價單
個人接案者可以用報價單詳列工作範圍、合作細項,請客戶回簽,回簽後表示雙方對這件事是有共識的,用這簡便的報價單,取代複雜的合約。

接案報價常見問題
接案報價對接案者而言,需要衡量市場的行情,同時還要跨過自己的心魔。
像我身邊的設計朋友,經常跟我訴苦,他在報價這關總是很過不去。
常常看到市場上,有人用超低價的金額再接案,讓他冒牌者症候群發作,自我懷疑是否自己報太高,是否一張圖的費用,市場天花板就在那,種種內心小劇場,都是很常見的報價心魔。
以下我會一一分享,自己的經驗,以及我從其它接案者所看到,他們的態度,和你分享。
- 報價很亂,自我懷疑想跟著低價走,我該提高嗎?
「價格 」不等同於「價值」, 「耗費工時」 也不等於「費用高低 」。
不管是就業市場,還是接案市場,對於服務的標準,不會以工時長就單價高,大多是以價值來衡量對吧,就像很多人的加班並不等於加薪,對老闆而言就算有苦勞,沒功勞也沒意義。
所以相反的,你的報價也一樣,重點不是你花多少時間做,是你提供的價值,認清自己的專業能力,只要你的專業是有一定水平的,能幫助客人達成目標的,就不能單單用基本工資的時薪,也不能用市場的低價來做對標。
這時你可能陷入另一個瓶頸,怎樣才專業到達一定水平?
你可以去看看,和你提供相同服務,但價格較低的報價者,他的作品水準在哪,你和他的差異有哪些,經過這樣的比較,幫助你對自己的報價和定位找到自信。
想想你在學習這項專業技能上,一路以來對自己的投資,上過的課、買過的書,花費的時間、少睡的夜晚,我相信很多人隨便數一數,都是好幾十萬起跳。
用公司思維來看,你該賺取的不只是工時,還有你長期對自己的投資。
千萬別輕易被市場的低價,影響你對自己價值的判斷。
- 接案一陣子了,怎麼提高報價?
報價的項目,如果是單一技能,確實很容易有市場錨定價,遇到價格天花板。
好比說,一張Banner、一則貼文,市場常見的印象就會出現,這只不過是幾個字、畫個圖而已,讓你的價格很難往上。
可是自由工作者、接案者,都想長久的生存,不想做到累掛對吧。
延伸閱讀:自由工作者,3 個月收入翻 3 倍?布局、優化大公開!
所以除了可以參考自由工作者的飛輪,你也要將自己的服務,從單點轉換為組合技,創造獨特的解決方案,做出自己的產品,並證實這個解決方案有價值,才能更順勢的提高報價。
- 對既有合作的客戶:已經在合作了,你可以透過做出成績,或是提供其它額外合作方案,來提升價格。
- 對新客人:客戶對你沒有既定的報價認知,你可以嘗試微調價格,看看市場接受度。
- 報價被打槍,怎麼辦?
在我接案幾個月後,我就有了這個體悟。
價格是篩選客戶的方法。
一人公司接案的原則,和公司開發業務不同。
不同在於,一人接案者不需要很多案子,因為你時間有限、產能有限,但你須要優質的案子,才能避開被一個雷案,拖垮你的風險,因為不對的客人,在後續執行時,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跟溝通成本,所以如果你評估後認為,自己的服務就值這個金額,價格只是篩選客戶的方法,再還能生存的情況下,請你好好堅持。
現在我對接案報價,又多了另一個體悟。
價格是篩選客戶的方法,也是證明自己生存能力提升的硬標準。
接案一年多後,我認為報價能否被買單,除了和專業能力有關,也和你的行銷、業務、品牌力這些生存的綜合技能有關,怎麼說?
假設,你的專業很強,但業主感受不到,感受不到的原因很多,可能是因為作品展現不夠、背書太少、不擅長講話,說服不了他等等,報價就很有可能被打槍。
所以除了用價格篩選好客人,接案者更要努力學習,怎麼把自己賣出去,賣一個好價錢,證明自己整體能力又提升了!
延伸閱讀:接案,案源怎麼來?靠「行銷+業務」思維,讓你接到滿檔!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幫我分享出去。
我不是最厲害的,但我願意花點時間,把我知道的整理出來,分享給你, 希望你我都能透過創作,飛向自由 。
鎖定我的文章,訂閱我的電子報,每週五直送信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