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多次找房、搬家,進駐再搬空的輪迴,加劇了我對有自己的房子的渴望,或是有時想極致的獨處,卻不知道可以去哪裡,都讓我恨不得趕快發財,加速買房的進度哈。
但這篇文章無法教你怎麼買房,因為我也還沒。
我想說的是擁有自己的家,只是其中一個極大又具體的需求,提醒我錢的重要性,而在個人的需求和渴望背後,面對到的問題是,年輕人沒有資本該怎麼規劃自己的財務。
以下是我對於投資的想法,以及最近發生的一些事帶來的心得。
一週工作 4 小時的作者,和我們一樣沒有富爸爸,我們為自己的生計負責,在追求更好的職位,更高收入的路上,失去了一些東西,曾經我覺得這是一種必然的選擇,但過著只有工作的生活,只剩空洞的眼神,看著存款的數字,沒有讓人更快樂。
想要改變自己的狀態時,我習慣看書,接收新刺激,碰巧看到一週工作 4 小時這本書,其中一段讓我印象深刻。
作者寫到:「我覺得自己未來會成為另一個大胖子,開著因為中年危機而買的紅色BMW敞篷車。
只要看看那些年紀比我大十五、二十歲的同行,不論在相同的業務主管或創業者,就知道我的未來,我被嚇壞了。」
你是不是也曾經,看著前輩們,一邊想著,這就是10年後的我嗎?
有點抗拒,又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一週工作4小時這本書,教你如何過一個不一樣的新富人生。
我阿嬤生長在不怎麼富有的家庭(不確定是不是窮苦),十幾歲就要自己去打工賺錢,嫁給阿公之後也是辛苦做生意,養大孩子們。
從小媽媽去工作時,我就給阿嬤帶,一直到國小前都是阿嬤帶我,他一直教我,要省吃儉用愛乾淨,他真的很愛乾淨,每天都要跪在地上把一到四樓擦一遍((天><
節儉的部分也是,衣服被子壞掉,縫一縫繼續用,雖然我們不是客家人,但我們王家有深深的客家魂,這份客家魂也一直存在我心中。
印象很深刻,小時候覺得,買一個五塊的科學麵,是件超奢侈的事情,有客家魂阿嬤,我媽當然也是客家魂,現在想起來,以前小時候去逛大賣場,我們總是以價格為第一優先,在選擇要購入什麼東西,我們家有很窮嗎?其實也沒拮据到這種地步,就只是客家魂覺得能省則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