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寫作技巧 如何用3種文章架構?帶新手寫出深度好文(含案例分析)

如何用3種文章架構?帶新手寫出深度好文(含案例分析)

by Wifi

在個人品牌被受重視的年代,人人想表達自我的最低門檻「文字」,讓文章寫作再次被重視,寫作除了紀錄、自我的成就感,大家也渴望受到他人的支持肯定,被按讚,被分享

然而寫文,不只是文字的堆砌,更是思考的運行,人人有話想說,渴望表達,卻不一定人人能精準表達,所寫未必是所想,所想未必能表達

聽起來好麻煩,難道要我放棄嗎?

等等,先不要打退堂鼓呀~以上都只是創作文章的必經過程,你可以慢慢寫個 3 年,渡過這段探索期,但也可以好好學習文章架構,縮短你的摸索期,更快寫出「好文章」

什麼是好文章?

在開始寫之前,我們要先討論一下,什麼是好文章?

聽起來題目有點抽象,會根據不同文體,有不同的標準,但我認為好文章,甚至是任何形式的優質傳播內容,都有以下 3 個共同點:

  1. 邏輯架構清楚
  2. 觀點獨特
  3. 淺白易懂

相反的,你也可以推測出,一篇壞文章應該是:

  1. 邏輯不清
  2. 找不到核心觀點
  3. 看完沒看懂

從以上的好壞特點來看,我們可以得出,想寫出一篇好文章,有些東西不用自己廢力,而是可以借助別人的智慧,來幫助自己達成。

像是文章想變得更有邏輯、條理,早有許多行之有年,大神們都再用的思考架構,可以借鏡學習,這就是這篇文的主題,分享 3 個容易上手的文章架構。

文章架構-黃金圈法則

寫文章是大腦思考的長期慢跑,再重申一次,思考是本質,寫作只是思考的呈現方式,所以我們在尋找的不只是文章架構,更是思考的架構。

從古至今,經過驗證的思考架構很多,其中簡單又好上手的,首選是黃金圈法則。

這個許多成功品牌、領導者,在思考全球事業時,都會依循的脈絡,由賽門.西奈克(Simon Sinek),在 TED 的演講〈偉大的領袖如何激勵行為〉上提出這個觀點。

黃金圈是由三個同心圓組成的,由內向外,依序為WHY、HOW和WHAT。

文章架構-黃金圈法則

WHY 動機

先釐清為什麼想寫這篇文章,發想方向,包含,你所看見的問題、想討論的議題等。

動機定義清楚後,才能確保後續的 HOW、WHAT 討論。

以此篇文舉例:發現很多人想創作,但"產出過程"遇到障礙,我認為透過學習文章架構,可以幫助跨越障礙。

動機之所以重要,因為很多時候,寫一寫會忘記自己當初的動機,提醒自己,已終為始很重要。

HOW 方法

針對 WHY 你提出的解決方案、議題切角。

以此篇文舉例:我挑選了 3 種寫文章架構,黃金圈法則、SCQA架構、PREP結構,做為解決產出障礙的方法。

創作初期,要找到好的議題切角,是比較辛苦的。

好消息是,你可以套用已知的架構來做文章的切角,像這篇文,我拿多種寫作的架構,做為解決方案(切角)。

不同的題目也都有很多選擇,像是5W1H、黃金圈、STAR架構,也都可以試著套用,找出你最喜歡的方式。

WHAT 怎麼做

延續 WHY 所提出的解決方法,往下展開細部的行動、計畫、建議等。

以此篇文舉例:你現在看到的此段,講解黃金圈法則的運用方法,正是在細說怎麼做。

HOW 方法的切角,我們可以用架構套用,但 WHAT 這段的寫作編排,我認為每個創作者,都會有自己的風格,獨特的見解。談論黃金圈法則運用的人很多,但每個人解釋的用法、角度都會有些許不同。

這也是你和其他創作者,針對相同題目,可以創造差異化的關鍵點歐。

文章架構-SCQA架構

麥肯錫的顧問芭芭拉·明託,在《金字塔原理》中提出了 SCQA 架構,分別代表:

文章架構-SCQA架構

Situation(情景)

也可解讀為背景,用於描述當下的事實、狀況、背景說明。

好的情景是一個畫面,這時你可以從寫這篇文時,所看到的人事時地物,所發生的狀況,或是讀者們身處的情境,做為切入。

舉例:這篇文的開頭,我以這個年代個人品牌蓬勃,文字是最基本的表達門檻,做為背景。

「在個人品牌被受重視的年代,人人想表達自我的最低門檻「文字」,讓文章寫作再次被重視,寫作除了紀錄、自我的成就感,大家也渴望受到他人的支持肯定,被按讚,被分享。」

Complication(衝突)

相對於前面的情境,衝突是指遇到某些問題,改變先前的狀況。

舉例:但接著是阻礙這件文字表達的衝突發生了,我點出,不是所有的表達都能順暢,常常會有輸出的困難。

「寫文,不只是文字的堆砌,更是思考的運行,人人有話想說,渴望表達,卻不一定人人能精準表達,所寫未必是所想,所想未必能表達。」

Question(問題)

在衝突狀況下,背後延伸出哪些問題,是你最想討論的。

舉例:輸出時會碰到的關卡很多,但這篇文我最想討論的是,成為一篇好文章的解決方法,可以透過學習文章架構來達成。

Answer(答案)

每項問題對應的解決方案。

舉例:學習文章架構我提出了 3 套方式,除了名詞解釋,在細部用範例來呈現實際的套用方法。

給新手運用 SCQA 架構的建議

文章以 SCQA 架構來撰寫,還有許多可以變化的玩法,上文因為是示範,先按照經典做法介紹一輪,但你未必要按表操課,更靈活的運用,可以像是,將衝突拿掉,簡化為 SQA ,或是在文章開始就開門見山,變成 QSC 的排列方式。

不同的排列方式,呈現出來的文章特色不一樣,若你是剛開始練習寫作,可以先中規中矩的用 SCQA 練習幾次,之後再慢慢變換方法,感受一下差異,和你自己最喜歡哪種呈現。

文章架構- PREP 結構

寫文章時,用 PREP 架構 是一種開門見山,「先說結論」的方法,也很適合用在工作、報告、短講時,先講結論,讓主管能趕快聽到重點,再往下說明支持這項重點的原因,PREP 結構 分別包含:

文章架構- PREP 結構

Point 重點/結論

一開頭不談情境、背景,就先從結論切入,只要觀點夠特別,把結論往前擺,瞬間就可以勾起讀者的好奇心。

舉例:若以此篇文章做調整,套用 PREP 法。把結論放到開頭,我會「透過 3 個文章架構,寫出一篇好文章」直接放在開頭。

Reason 理由

說了重點結論,對方被吸引了,卻還是不清楚,然後呢?所以要補上,在你思考過程中的脈絡原因。

舉例:這段的理由是,因為一篇好文章都有邏輯架構清楚、觀點獨特、淺白易懂,這 3 個特色,但觀點獨特要靠個人鍛鍊,結構清晰卻可以靠文章架構練習。

Example 案例/根據

舉出具體的例子,讓讀者瞭解更細部的執行、更清楚該如何運用。

舉例:舉例的 3 個文章架構,其實都是行之有年,經過很多人背書的思考架構,也透過實際舉例的方式,讓大家了解如何運用。

Poin 重點/結論重申

經過理由、案例的分析,最後再次扣回開場時的觀點,重複傳遞你的資訊,讓讀者看完清楚這篇文的重點。

最後我的觀點重申會是,透過文章架構,可以幫助新手,快速把發散的思緒梳理清晰,但還是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,才能寫出觀點獨特的好文章。

使用 PREP 開門見山的好處,在於先講結論可以引起好奇,讓讀者更有興趣往下看,為什麼你會提出這樣的觀點。

但我個人的寫作習慣,大多呈現出來的都是 SCQA、黃金圈,順向的從問題慢慢拆解到解決方法,各有特色,沒有哪個一定好,看你的習慣。

總結:文章架構可以帶你到哪?

看到這,希望你跟自己說聲「我好棒」,為了提升文章的品質,願意看完這篇長長的文章,想必你這次是很有決心的!

不過,我還是得說,學會架構後,你會開始用架構,框架自己的寫作思考,你的文章脈絡會越來越清晰,然而距離寫出你眼中超讚的文章,關鍵點還是擁有「獨特觀點」。

也就是說,文章架構可以帶你快速渡過撞牆期,但想寫出讓人驚豔、驚喜、感動的世界觀,這需要時間練習跟大量的思考,讓我們一起加油~

延伸閱讀

除了逛我的部落格,想更輕量的吸收知識,歡迎持續追蹤我的文章和 IG ,一起成長進步!

You may also like

1 comment

掌握超速寫作 9 步驟,碎片時間也能高產出 - WIFI.W BLOG 15 7 月, 2021 - 8:19 下午

[…] Posts 掌握超速寫作 9… 3種萬用文章架構… 新手進幣圈,安穩… 【寫作技巧】7種… 【錦囊】怎麼保持… […]

Reply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