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想從上班族轉為自由工作者?為自己工作,而不是為別人作嫁,享受生活自主條配的自由。
但光是每月的基本生活開銷,就是讓人無法辭職的壓力,深怕少了固定薪水,收入不穩定,月底只能吃土?
一年多前,我是一個 90 後上班族,在無心插柳,抱持試試看的心態下,辭去工作成為自由工作者,在短短 3 個月內,幸運的讓收入翻 2-3 倍。
這中間我做對了什麼?讓自己持續的有案子,安全從上班族轉換到自由工作者。
收入變高是很棒,但這中間又面臨哪些考驗,讓人身心靈陷入低潮?
在達成收入目標之後,自由工作者又該追求什麼?
以下內容,是我這 21 個月以來,遇到的各種困境,以及親自實踐過的方法,與你分享。
感謝職涯實驗室的邀請,讓我重新梳理自己一路走來的做法。

如同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致詞所說:「你看著前方,不可能預見那些點會如何串連,你只有在回顧時才能串連那些點。所以你必須相信每一個點,遲早會和你的未來行程關聯。」
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做,只有磕磕碰碰的開始走過一段路後,你才會發現,原來這條路還能這樣走。
自由工作的接案契機?給新手的建議?

在 2020 年中時,因為工作上找不到成就感,加上當時我參加商業思維學院,在學院中有很多業界大神,分享工作經驗、專業知識,打開我的新世界,發現在專業領域或是軟實力上,都有很多值得精進的空間,心中一直燃起想要離職,花更多時間學習的念頭。
可能是緣分到了,如我所願的離職,前面也提到,本來是打著休息一下好好學習,佛系接案度日就好,但個性上的愛操心,讓我更積極的在接案這件事上,回頭想想當時做對了幾件事,才讓自己可以順利銜接。
從上班族轉自由工作,做對的 2 件事
先說結論,從上班族轉自由工作者,能幫助你安穩上壘的最重要心法,就是千萬不要毫無準備的裸辭!
沒有收入才焦急時,你的心情會很差,心情差做事的效率也差,也容易為了收入,什麼都做,反而比上班時更痛苦,所以沒有規劃的裸辭,絕對不是轉身自由工作者的好做法,但到底要怎麼做?下面提供 2 個重點行動。
盤點資源
在職時先盤點手上的資源,要盤點什麼?
- 盤點那些在過往工作中,和你合作過,對你有信任的人,像是以前的同事、合作夥伴等。
- 在社交場合認識,對你有好印象的人,讀書會的夥伴、學習的夥伴、參加工作坊認識的朋友。
當時我就照著上面說的做,我還記得,我盤點出 8 個可以詢問的線。
不用坐著等待案子來,我盤點出可以開發的人選。
這點很重要,你能盤點越多資源,你會越有勇氣辭職。
因為這些都可能發展成你的案子,相反的,如果光是在盤點資源階段,你就感到絕望,表示當時的時機,對你來說還不成熟,你需要花點時間,累積手邊資源。
我知道不少自由工作者,經歷過一邊上班,下班接案,甚至接案收入,超越正職薪水收入的狀況,對這樣的工作者而言,他可以很彈性的選擇要不要辭職。
所以建議想進入自由工作者的你,先盤點一下吧~或許你比自己想像中,更有本錢辭去工作歐!
釋放消息
- 上面提到,我當時盤點了 8 個可發展的線,接下來要做的就是「釋放消息」。
- 向他們釋放你要辭職了,有空可以提供 「哪些服務」,有需要時可以找你。
所以當時在職時,我就有 8 成的把握,之後約莫有 2 個案子可做。
持續的釋放消息,你也可以到個人社群上,讓你的朋友知道,是更公開廣撒的做法,不用預設立場,有沒有用,有時候能給你案子的人,你也意想不到。
自由工作案子怎麼越接越順,收入翻倍?
延續前面提到,我在職時找到兩個機會,但我還是覺得挺不安的,希望有更可靠安穩的收入來源,當時參考介紹案子給我的自由工作者前輩,他已經接案五年多,案源豐富收入相較我這個菜鳥,也穩定超多,從他身上我學到。
有穩健收入,又能比上班時翻倍的關鍵作法就是,「跟廠商談包月長期合作。」
好處 1:心情穩定
談長期合作的第一個好處是,讓剛轉自由工作的你收入穩定,收入穩定心情就能穩定,心情穩定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,因為初期成為自由工作者,相比上班族,有太多新挑戰,要重新學習、習慣,保持心情穩定很重要!
好處 2:避免浪費時間
找到穩定合作的客戶,表示你不用花很多時間,在各大外包社團、外包網,做亂槍打鳥的洽詢討論,因為是網路陌生聯繫,你可能會遇到很外行的人,自己沒想法,只想免費聽你給建議,花你很多時間問,卻不找你做案子,沒收入不打緊,還浪費時間會讓人很沮喪。
再跟你分享一個故事,我曾經為了幫業主找人,在接案社團徵求一位設計師,隨後我收到 3 頁 MAIL ,也就是 150 份左右的作品集,超驚人的吧!
所以我也不推薦新手到接案社團找案子,第一是競爭度高,再來是因為選擇多,可能會進入比低價的循環,但這應該不是接案的你所樂見的。
好處 3:專心服務
讓你能專心服務好眼前的客人。
眼前的客人,是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貴人!
首先他相信你,和你合作,提供你收入的一部分,感恩的心,再來是大多數客人,只要服務過程順利,沒有結仇,結束合作時,都會願意幫你介紹新案子。
如果你把很多心力放在接洽新客人,而忽略照顧原本客人,降低服務的品質,長遠來說是本末倒置,讓自己越做越辛苦的!
自由工作者怎麼打造飛輪,越做越輕鬆?
講這件事前,先前情提要一下,什麼是飛輪效應?
飛輪效應
就像在健身房踩飛輪一樣,踩第一下很吃力,但後面會越踩越輕鬆。
另外,飛輪不是把代辦事項填上去,而是做了飛輪中的第一步,非常辛苦,但會自然的帶來後續的其他效應,才能成為飛輪效應。
經典的飛輪效應,就會講到亞馬遜的飛輪,因為當時亞馬遜股價大跌,現金流也不穩,貝佐斯就請到柯林斯幫高階主管上課。
柯林斯幫亞馬遜畫出了一個飛輪:從「讓商品售價更低」開始,導致「客流量增加」,然後因而「吸引更多第三方賣家」,進而「拓展商品選項、強化物流,使成本降低」,達到「收益增加」,再讓商品的售價可以更低,進入正向循環。

自由工作者的飛輪效應
關於自由工作者的飛輪效應,我之前寫過這篇文章:一個知識工作者是怎麼死的?正負飛輪決勝負。

自由工作者的飛輪,是從接到案開始,但最辛苦的第一步是持續的選案、提高報價,聽起來很簡單,做起來難,跟你分享實際上,我遇到的矛盾跟拉扯。
- 難處1:有案不接,有錢不賺
一開始接案,我只希望活下來,不要喝西北風,所以什麼都願意接,明知道付出的時間跟收益不對等,但至少有收入還是比較安心。
可是隨著接案經驗變多,開始意識到要踩動飛輪,讓未來更容易接案,就要克制自己追求短期的收益,訂下標準好好篩選案子,將時間保留給有價值的案子,才能為未來佈局。
- 難處2:錯過這個案,下個案在哪?
拒絕這個案子,下一個案子何時會出現?中間會不會斷糧?
這是另一個選案階段會遇到的心理拉扯,整個過程聽起來好像再選另一半,心裡OS 就像在說,錯過這個未來會不會再也遇不到像他的人?
- 難處3: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
這點才是這階段最核心的問題,比上面兩點還令人頭痛,因為你要煩惱的問題,需要深度的思考,「接什麼案,不接什麼案」,標準不只是錢的多少。
試想看看,一個案子收入高,但卻對你的作品累積沒幫助,就違反選案的重點。選案是要讓你把時間,放在有價值的案件上,替未來建立飛輪,而不是只看眼前的收入。
可這下又頭痛了,什麼案子是對未來有價值的案?你需要重新思考,未來你要主攻的細分領域在哪?
舉個例子,在數位行銷的領域中,有廣告投放、數據分析、文案、社群、SEO 等。
一開始為了收入,我會選擇盡量接,到了選案階段,我則會開始思考,要選定一個細分領域。
- 為什麼要選定細分領域?
選定細分領域是追求時間的複利。
時間出售一次,像是上班、做案子,每一次都是用時間換錢。
時間出售多次,像是出書、出現上課程,做一次工,未來只要有人消費都有收入。
在實務上,廣告投放和 SEO 是完全不同的工作。
所以每換一次工作,就切換一次腦袋,也表示你所做的事情,沒有重複的環節,時間只能出售一次。
但如果選擇切入細分領域,工作中一定有重複的部分,這時就有機會,做一次工產生多次價值,節省時間,因為時間是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資源。
總結來說,飛輪效應是要讓自己越做越輕鬆,不再一次性販售時間,什麼都接無法達到飛輪。
只能透過選定細分領域,達成節省重工時間、讓固定成本可以攤提到各案件中、建立自己的 SOP 流程方便外包等,才能逐步的邁向穩定發展,越做越輕鬆。
鎖定我的文章,訂閱我的電子報,每週五直送信箱!
自由工作者辛苦的一面?

基本上一間公司會有,財務會計、老闆、專員、業務,但成為自由工作者,這些全部都是你一個人包了,收入不受限於公司給的薪資,但也頗合理的,因為很多事要自己來。
以下這些煩惱,是我成為自由工作者後才發現的隱藏版,如果你在考慮要不要當自由工作者,可以先參考看看。
- 學習面:沒有前輩沒人指導,想進修時也沒有補助,只能自負成本。另外,因為直接面對客戶,做不好、不會做,很直接的結果是收入飛走,會開始對自己的專業能力,陷入過度焦慮。
- 發展面:不只是執行工作,成為自由工作者更像在幫自己這家公司做決策。
上班時工作內容是公司決定,因應著公司的需求,發展個人的技能,若遇到瓶頸,甚至在大公司,人資可以諮詢協助,但自由工作者全部都要自己思考,現在接的案、累積的技能和作品,都會影響後續的發展,步步都要謹慎思考。
- 經濟面:你要自己衡量自己的收入和開銷,也要自己身兼會計,記得款項的進出,如果收入不如預期,還要變身業務開發案源。
- 心情面:因為上面這些實際面的問題,思考量爆多,會影響到你的心情,產生壓力,所以也要想辦法規劃生活,努力排解。
如果你對於自由工作的期待,是想越做越輕鬆,基本上如同創業,前期要付出的努力可不少,當然如果你的期待是,有案就接,只要有收入即可,事情會簡單許多。
沒有哪個比較好,只是每個人對未來的期待不一樣。
自由工作者,內向人可以勝任嗎?

我的狀況是能接受社交,甚至在交談上,多數人不會感受到我的內向,但大量的社交後,我會有一種能量被吸乾的感覺, PH 血量告急,需要回家充電,不然會陷入極度厭世。
關於這個進化你可以看,Youtuber 鵝肉麵這集,在講外向的內向的人 ,精準描述到位!
你可能跟我一樣,又或是更抗拒社交,這樣的人怎麼拓展人脈?我會建議分成兩個階段,採取不同的做法。
接案初期
前面有提到,在接案社團找案子,競爭激烈又容易比低價,所以初期我建議你先採信任轉嫁的方式。
什麼是信任轉嫁?
舉凡廣告明星代言,或是在產品頁上,你會看到使用者心得,都是一種信任轉嫁。
我們不信任廠商,但我們可能會信任某明星,我們不相信廠商說的,但我們可以接受使用過的人,所寫的心得。

套用在自由工作者接案上,初期建議你請朋友幫介紹案子,對方不認識你,但他可能因為信任朋友 A 的人品,進而相信你,所以又回到前面所說,日常就得做好關係建立,在自己的工作上好好表現。
我初期的案件,大多是這樣而來,甚至有些合作,對方連作品集也沒要,直接開始進行,但後續能不能持續合作,就是見真章的時刻啦~
接案中後期
開始接到案子了,但後續要怎麼拓展案件,提供 2 個簡單的方法。
- 服務好老客人:服務好自己的老客人,就算不合作大多數都會再介紹案子給你,所以好好服務做出口碑,也是自由工作者飛輪的其中一個關鍵,否則做一個客人,留一個仇人,越做越辛苦。
- 覆盤輸出:第二個方法一樣也呼應到自由工作者飛輪,在初期到中期階段,請持續耕耘慢慢累積,復盤過往戰績,在網路發表作品,增加陌生人認識你的機會。
原因很簡單,假設,過往有 100 個朋友,盤點出 8 條發展線,最終有 2 個轉換成客戶。未來如果有 200 個朋友,就有機會盤點出 16 條發展線,最終有 4 個轉換成客戶。
甚至若你經營的受眾很準確,轉換成果更好,總結來說,有更多人認識你,你的機會跟選擇就更多。
自由工作者該追求的理想生活是?

每個人想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動機不同,一開始我是覺得工作不快樂,想多點時間去學習,你可能也是,又或是你厭倦朝九晚五的生活,不愛職場的鬥爭。
可是當順利逃離後,才發現挑戰不會停止,上班跟自由工作,都有各自不同的煩惱,沒有哪個輕鬆。
當你不處在公司,很多問題跟煩惱就不能歸咎在公司、同事、文化上,問題很直接的回到自己身上,沒人能給你答案,只能捫心自問。
- 我想要什麼生活?
- 我想要怎麼調配工作和生活的比例?
- 我收入多少才足夠?
- 我的技能樹該怎麼點?
- 我會不會將自己的路走窄了?
- 我該不該回職場,蹭個大公司的頭銜?
- 我的人脈真的能幫助到我嗎?
還有無限多個問題,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後,會在不同的情境中,讓你不得不面對,並做出選擇。
老實說,我也還在探索中,畢竟這些都沒有標準答案,只有最適合你的答案,有時候操之過急了,才發現要休息一下,否則身體壞了,談何未來。
一切都是在嚐試的過程中,慢慢更認識自己。
寫下這篇的動機,是覆盤自己走來的脈絡,是想記錄這當中遇見的難題,是想讓期待成為自由工作者的你,更認識這個身分的真實面。
或許你也有過這種經驗,我高中填自願時,不了解科系在學什麼,只能到處聽聽,聽別人模糊的說詞,來決定自己未來4年朝夕相處的學習科目。
回頭想想,當時如果有人能帶我全面的了解,也陪我評估自己是否適合,才做出慎重的選擇,那些時間一定能發揮更大的價值。
希望這篇文章,也能成為這樣的存在,陪你在決定前,提早認識自由工作真實的一面!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幫我分享出去,讓更多在創作的人一起進步。
我不是最厲害的,但我願意花點時間,把我知道的整理出來,分享給你, 希望你我都能透過創作,飛向自由 。
鎖定我的文章,訂閱我的電子報,每週五直送信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