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人人都推崇自媒體的優勢,但別忘了事物總有一體兩面,KOL表面光鮮亮麗,另一半又有哪些心理壓力呢?
近年從協槓青年、自媒體、個人品牌、一人公司等詞相繼的被廣為流傳。
在現今個人品牌自媒體盛行的年代,各種相關的課程書籍滿天飛,大家不斷推崇經營自媒體所能帶來的長遠好處,以及各種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然而很少人去談,經營自媒體可能對人生帶來的風險以及不可控的發展。
以我自己實踐這段時間,以及觀察到自媒體會遇到的公關危機跟大家分享,如果你也想經營,一定要先搞懂未來可能會遇上的風險,才不會事情發生時,殺個你措手不及,甚至將自己置身於更危險的狀態。
人家說,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,但是飛去哪裡呢?那裡真的好嗎?
成為自媒體會遇到的3種風險
1.各種起底
從過往的各種黑歷史,到現在走在路上各種行為舉止,一個不小心就被人手一機記錄下來上傳網路,或是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,做過的小小壞事,全部都有可能因為人紅,而被眼尖的網友追查,瞬間相關的網路小道消息會傳的滿天都是。
近期最經典的案例,不外乎 Lo-Fi House、潘瑋柏的太太(我真的不想知道他以前怎麼了!)。
2.認為分享心得,結果被吉
自從網路起飛,自媒體蓬勃發展,全球每一分鐘,有超過500小時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,大家都在爭取觀眾的時間,卻也逐漸養成聽眾噬血的聽閱習慣,哪裡有勁爆話題就往那裏去,讓越來越多媒體人忘記初衷,以追逐點閱為目標,
就像Youtuber小玉過往發表不少具極大爭議性的影片,但就是有點閱。
又如近年大家愛看評測、真實開箱心得,創作者做評測自認為發表個人真實感受,卻可能引來品牌的提告,引發後續總總糾紛。
3.惡意攻擊與網路霸凌
不知道自己招誰惹誰,就像俗話說的人紅是非多,有些Youtuber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,不一定人人都喜歡,但有些網友就愛到底下留言批評,這些批評就像刀劍一樣傷人,難怪人家說人言可畏。
總結以上三點,可見當人變紅了,甚麼事情都可能被放大檢視,或招至莫名攻擊。
但我們就該放棄做自媒體嗎?其實做自媒體還是有很多有趣的地方,不是建議大家從此遠離自媒體,而是一起思考、討論該如何保護自己,也保護別人的感受。
1.針對被起底的解方
做自媒體就如同做一個品牌,誤以小惡就放任自己無視得過且過,或是刻意為之,這些有一天都可能是致命的攻擊點,平常謹言慎行是最好的解法。
試想頂新老闆在簽下黑心油合作時,絕對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被查出,甚至讓自己吃上牢飯,但世事難料頂新旗下品牌,至今還是被貼上標籤。
另外的案例是之前有個Youtuber背起底,他曾經上過新聞對女友施暴,這是個人過往犯下的錯,假設他確實改過自新,但還是遭到起底,實在需要強大的內心,才能持續在大眾面前發言曝光。
透過持續生產優質、正面的內容,或許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轉變,然而儘管他真的證明了自己的轉變,網路上依舊會存在著質疑他的聲音,這就是網路的威力。
但如果沒有改過自新,建議不要自討苦吃,所有的網友都像名偵探柯南,甚至比柯南還厲害!
2.認為分享心得,結果被吉的解方
飯可以亂吃,但話真的小心說,對於一般人沒請律師而言,保護自己免於麻煩真的很重要啊!但如果你已經有律師,還是要注意言行啦! 沒人喜歡一天到晚跑法院。
3.惡意的攻擊批評的解方
這是我最難給大家建議的,每每逛網路的留言區,攻擊的文字之狠毒如同砒霜(?),我們是人不是神,看了勢必會往心裡去,儘管跟大家說,我們要正能力,不用在意酸名吃飽太閒才罵你,被攻擊的人也不會感覺比較好。
或許這就是人生的兩難問題,上天給你紅了,就得負擔隨之而來的壓力,魚與熊掌不可兼得。
佛系總結
擁有自媒體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,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也能感受對他人帶來影響力的美好,然而當我們開始對外發聲具備一定的能量,此時我們不再只是單純的個人,而是一個媒體,說出去的每句話、每件事,都該謹慎的再三審視,因為一旦出去,就回不來了,很多事情可以對當事人道歉請求原諒,但大眾的觀感一烙下就洗不掉。
與大家共勉之。